谁能想到,本来我们说打算写一篇成都美食的。可是,我出发前采访了一下成都朋友,结果他的一句话给了我们一个滑铁卢。
我:你们成都人一般都去哪吃好的?
他不假思索:去乐山。
我:……
“外地人到成都吃,成都人到乐山吃。”
我们先是从必吃榜中选出80家,考虑到乐山美食太有名了,会有一些营销比美食更出色的浑水摸鱼,于是砍掉一些营销过剩的店,又加上了近40家必吃榜上找不到的隐秘小店。
这其中,有来自之前《上门做饭》专题时认识的一位乐山阿姨的推荐,她自称“50年吃龄的乐山老饕”;还有我们在乐山吃到一家很好吃的店(上过天天向上),跟老板娘聊得兴起,她也不怕竞争,直接公开了很多她自己会去吃的美食。
所以这篇可谓精中之精,呕心沥血,看到就是赚到。
我们的美食探寻之旅没去看乐山大佛,但我相信,在乐山吃的每一口美食,都会被保佑。
不能吃辣的朋友,不用逃跑。
在去乐山之前,我也以为自己会被辣得呲牙咧嘴,但其实乐山是一个口味温柔又复合,甚至还甜津津的美食城市。
本篇包含:
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老破小店
本地知名店老板娘公开自己会去吃的店
横向测评同类店,帮你快速找更适合自己的
因为信息量很大,一次看不完没关系,但请记得拉到最后给我一个赞和在看,鼓励一下。🥰
没空去乐山的朋友,有些店我为你们要了微信,可以邮寄,甚至连锅底都能从乐山搬过去。但邮寄是否一如店里的味道我们没试过,建议有机会还是来当地吃。
一根竹签,串起乐山美食的半片江山。
有的叫油炸、冷吃的叫钵钵鸡、热吃的叫麻辣烫、烤架上叫烧烤。
“每天解馋吃两串,即使低谷也不乱。”
如果你喜欢糯唧唧,也能在乐山找到自己的天与地。
糯与糯之间也有不同,有糯米制品叶儿粑的粘糯,有油炸里五花肉的油糯,还有凉糕的绵糯,又有牛肉的鲜糯,冒节子的弹糯。
口感丰富,可甜可盐,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宿。
温馨提示:本文需搭配健胃消食片一起服用——来自乐山本地人的建议。
🏠李老三油炸串串香(总店)
📍瑞祥路1907号领地兰台府沿街商铺
💰人均:54元
因为离乐山站很近,所以下了动车我们第一站就来了李老三,乐山人真的悠闲,工作日下午5点就坐着几桌人在店里吃炸串喝酒,炸好的炸串在桌上堆成小山。
也能看出乐山人对吃的追求,毕竟悠闲就不会因为忙碌随意对付自己的口腹之欲。有空对美食精挑细选。
李老三的食材是店家每天现串现卖,不足了再补上架,想吃什么自己选好了放进冰柜里。
他们家的油炸掌中宝和五花肉刷新了我对五花肉的看法,五花肉炸得软糯肥香,齿间咬下去直接放弃抵抗,任汁水带着香味在嘴里攻城略地。
炸小黄鱼的鱼香四溢,边上炸得好脆,像吃炸鱼片,不足的是靠近内脏的地方有点苦。
网上呼声很高的英子油炸我们也去拜访了,鸡皮炸得脆、干、薄,很好吃,但五花肉我们更爱李记,英子他们家的选择性很多,食材普遍做得好,是一家平均分高的店。
🏠杨氏西坝豆腐(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店)
📍三苏路933号2楼26号
💰人均:56元
这家就是前面提到好吃又爱吃且爱分享的店家。他们家好吃到我们揪着老板娘聊天,她教我做豆腐,很乐意分享做法和食材。
他们家是百年老店了,已经是好几代人的传承了。在店里还能看到他们家在道光年间买下的地契。
因为把一块豆腐玩出了三百多种花样,而成了非遗。
他们家的豆腐“诡计多端”,一点点的巧思就能变出不同的风味,光是菜单上就能点出一百多种。如果有其他想吃的可以和老板聊,她也能用乐山嬢嬢智慧的脑袋给你想出来。
川菜“百菜百味”,店家在菜名上把味型写出来了,不至于让外地人点的不明不白。
灯笼豆腐(家常味)
是用豆瓣酱加盐和酱油等基础调味,经过两遍油炸,第一遍将豆腐定型,第二遍将里面的食材炸透,火候和调味掌握得刚好。
炸得舒松,豆腐里的馅料和调味融合的很好,香而不腻。
雪衣豆腐(橙汁味)
口感很惊艳,以为是豆腐,但是吃进嘴里口感很蓬松,像童年的夏季看到天上又大又厚的白云,脑子里幻想出来白云的口感。
是豆腐加蛋清打出蓬松的空气感,炸后浇上自己炒的果汁糊。也可以提前和店家说换成自己喜欢的味道。
纸包豆腐(咸鲜味)
用糯米纸包裹木耳猪肉香菇等又香又脆的食材,方方正正折成小方块后煎制。外酥内香,但是要趁热吃,不然一油就会腻。
瓦罐豆腐(麻辣味)
复合的香气,丰富的口感。一口就知道调味功力了得。
每一处调味恰到好处,多一点便过头,少一点则力不足。
对细节也很用心,瓦罐里的花生豌豆黄豆都是自己酥的,藤椒油、辣子自己制,这些都是低成本但费心力的事情,但往往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一道菜好吃的高度。
因为很好吃,所以有很多人想投资他们开分店,但是因为不想对细节妥协,做不成工业化的半成品,所以现在还是一家人守着一家店。
他们家没有特别大的菜,都是从细节处费心思,用豆腐以柔克刚。
🏠五通陈记·黄鸡肉·钵钵鸡
📍嘉兴路432号
💰人均:44元
🛰️:ww520cr(锅底买回家)
来乐山不吃钵钵鸡是不完整的,我们横向对比了几家知名店铺,有踩雷的。这家是最推荐的。
推荐的原因:食材新鲜自不必说,重点是锅底香。这香不是横冲直撞鲁莽的香,也不是一马平川的直线,而是在嘴里百转千回悠扬的香。
他家的红油很香,气味馥郁,芝麻是自己炒制的,所以每一口从锅底里带出来的串不仅带着红油的香,还带着芝麻的香气和口感。
混合红油的味道很有层次感,油香被封印在红油里,但放入口中,一咬一扯,入口柔,香气炸,滋味口感都释放出来。我宣布钵钵鸡是我在乐山最爱的美食,因为真的好方便啊。不用厨师加工,吃了觉得好吃直接去冰柜拿了放锅里就能吃。
贡菜必吃,应该没有四川人不爱吃贡菜吧?啊?👂
价格1元/串(最近听说要涨价了),重点是真好吃。喜欢锅底可以加店家的微信让他们快递邮寄。他们家的黄鸡肉是招牌,用的鸡都是自己养的半年土鸡。不过我觉得胃可以留给乐山其他美食。
顺嘴一提,乐山人的童年回忆:峨眉雪,是淡淡的荔枝味汽水,虽然现在看各种添加剂,但是配辣油很解腻又解辣。
🏠刚哥夜宵
📍凤凰路中段492号
💰人均:73元
乐山的夜宵选择,本地人夜场之后的快乐老家。
鱼杂吃得爽飞,种类多,每天新鲜的货,有鱼泡、鱼籽、鱼肚、鱼白。用酒先给鱼杂去腥味,加上各种炒料,味道鲜香无腥味,口感比单吃鱼肉有趣多了。
去的晚的话能看到有很多客人是夜场结束了来,所以口味会比较重,但是店家已经有经验了,听你不是本地口音就会询问你做微辣吧?会清淡一些。
鱼白刚出来是嫩糯的口感,放一会,随着温度不停加热会硬一些,口感有变化,蛮有趣的,可以慢慢感受口感的变化。
鱼籽吃到爽,鱼泡脆脆的,有些煮的时候膨胀起来,有气在里面,咬下去“嘭”在嘴里炸出一嘴的香气。鱼肚嚼起来很带劲。
四川人擅用藿香,有很特别的乡野风味。
凉拌鲫鱼,剁椒和蒜味带活泼的气质,有比较浓厚的藤椒油的香气。
辣椒也是复合型的,有小米椒的鲜辣,泡椒的酸辣,生姜的冲辣。各自在嘴里抢夺自己的地位。
最后是保宁醋的轻灵沉稳和糖的融合把味道拉扯回来,不让风味在高处失控,回味起来酸甜辣鲜。
像是登了一座山,风景这里真好。
本地菜市场
🔍地图搜:惠园街
到一座城市,逛菜市场是我们的必不可少的打卡项目,能了解本土风味,这个菜市场不在美食聚集地,而是藏在居民区里。
都是本地人阿姨大叔和推着婴儿车买菜的宝妈来买菜。如果你和我一样对食材好奇且勇敢的话也可以向老板要来尝尝。
再买点不同品种的四川产地的柑橘来解嘴里的苦辣。🙊
运气好的话还能吃到好吃的本地小吃。
在这里我们遇到了本地的碳水宝藏——叶儿粑。
🏠林家叶儿粑
📍嘉祥路593号
💰人均:12元
🛰️:L202577
叶儿粑是一种当地的糯米制品,像包粽子一样把糯米肉馅包起来。
口感香糯,叶儿粑用的叶子不是粽叶,而是另一种香气不同的本地大叶仙茅。
粘糯的外皮里有咸党和甜党的温柔乡,除糯米之外还加了粘米粉让糯米保持口感和挺拔。
外甜内咸的甜皮肉馅,皮薄馅儿足,调味很馥郁,不足在于油过多了会飙汁,喷了一手。对于爱的人简直是宝藏,对于吃了很多的人来说就会觉得有点压力。
泡粑,松软香甜,有点酒酿米糕的感觉。
另一家在市区的一个小区里,但有很多人前来打卡——夹江老头。
味道很正式不会出错。
🏠夹江老头叶儿粑(石雁儿小区店)
📍海棠街道石雁儿南巷58号石雁儿小区7栋3单元1层101室
💰人均:24元
🛰️:15281988613
想吃稳妥的话夹江老头不会错,想吃风味多样的推荐林家。
一个像是穿着职业装的沉稳中年,一个像是想创新展示自己有理想的青年。
他们家的甜皮肉馅,味道相对于林家来说比较传统简单,皮厚一些,同时不油腻。糯糯的满足感超级爽。
甜口的芝麻馅,红豆沙都做得很细腻香甜。
🏠朱大饼
📍嘉祥路421号
💰人均:14元
咔饼,咔在乐山是夹的意思,咔饼就是夹饼的意思。
用老面制作,店家纯手揉,揉越久越好吃。
我们点了鸳鸯咔饼,牛肉加肥肠。
妥妥一块乐山汉堡,有粉蒸牛肉和肥肠的香糯,有腌萝卜带来的爽脆口感和清新,一个只要8元,这难道不香吗?
红油+糖醋酱汁滋味清爽香浓,萝卜带来爽脆的口感,乐山人会吃糖,白糖和花生碎,芝麻,在饼里夹住一股浓郁的坚果香。
另一家开在苏稽镇的咔饼也很好吃!(私心觉得我更爱这家)如果苏稽镇吃跷脚牛肉儿的话必然不能错过。
🏠四孃咔饼
📍苏稽镇后街67号
💰人均:7元
老板娘看着就让人很开心,同样点了鸳鸯来对比,虽然味道好,但是在酥肉咔饼面前真的没有存在感。
面上撒豆粉花生碎,一口下去像了乐山下了一场雪。
饼是高筋面粉加糖和牛奶,接着是酥肉的酥脆甜香,一点点花椒粉让嘴唇有如触电的麻。糖在其中作为揉合风味的作用。
酥肉很脆,肉感比较低,有猪油渣的感觉,配上饼,好吃到要咔遍全世界。
🏠曹三马边抄手(劳务市场店)
📍春华路南段338号(春华路南段市图书馆正对面)
💰人均:12元
🛰️:onlyxyou
干拌抄手很香,皮柔滑,抄手的猪肉内陷因为搅拌得上浆,所以吃起来口感很脆。
花椒+辣椒制作的辣椒面香气很浓。
重点是辣子可以邮寄啊家人们,这不是在家就能自己做了吗!
红油的口味比较重,辣椒炒得很浓郁,自制的芽菜解腻的同时带来不同的风味。
无名小摊咔咔儿,夹丝豆腐在乐山有个很可爱的名字叫咔咔儿,口味很重,花生,豆粉,核桃粉,芝麻碎,浇上糖醋酱,浓酱下是豆腐泡的油润,里面包裹着萝卜丝。但爱得爱死,腻得腻死。
接着来到我们心心念念的甜皮鸭环节,甜皮鸭我们测了网上风很大的店,也测了本地人认可的店。
🏠赵鸭子甜皮鸭·非物质文化遗产
📍(分店很多)
💰人均:49元
🛰️:zyztpy888
吃下来我们更喜欢本地人认可的赵鸭子,也不是本地人吃的一定好吃,就适合大家吃。我吃完怎么也得给大家说出个123来才是。
网上有一家风很大的甜皮鸭,我们避开高峰期和旅游时间去的,依然是整条街唯一排队的店。
他家的甜皮鸭先卤再炸,最后刷麦芽糖浆。他们的糖浆有焦糖味,更浓郁,鸭皮的口感更脆,吃得出有花心思在调味上。刚到手的时候肉热乎乎,皮脆香香,内里卤得咸香,偏咸。
刚出炉趁热很好吃,但放凉了就大扣分了。我们吃到的这只肉质不是特别好,放凉后有鸭腥味。而且放一会很湿油,出水,不干爽。
另一家本地人吃的叫做赵鸭子,去的时候夕阳正在下山,人不多,店里摆了很多鸭子,但是等我走回来,夕阳刚看不见,他们家已经开始收摊了。
我上去一问,原来是卖完收摊,我猜是因为本地人下班时间到,买了鸭子回家吃饭,一哄而售罄。
赵鸭子的皮软,糖味不及前面那家浓郁,但是风味淡雅,明显的老派做法。因为有自己的养殖场,对肉的质量上有把控,卤得味道也不会太咸,越嚼越香,放久了不出水,能保持干爽。
🏠串妹花式冰粉(乐山总店)
📍嘉祥路6-12号(冯三孃跷脚牛肉对面)
💰人均:11元
冰粉是手搓的,口感和味道都很好。
冰凉清甜,作为美食之旅的中场休息,可以大呼快乐。
加上酒酿味道很美好,芋圆Q弹,糍粑甜糯。整体吃下来非常舒服。
🏠潘六孃排骨面(文昌宫总店)
📍文昌宫南巷372号阳光广场
💰人均:17元
面条有嚼劲,是老板娘专门定制的,在其他地方想吃是没有的。面条很挂汁,熬的肉汤加上调味一口入魂,香气吸进口腔,直冲云霄,周身舒坦。
排骨选的是精排,这个位置的排骨口感好,肉感足,成本相对比较高。排骨炖得酥烂,甜滋滋。
老板娘在打麻将,没空理我,我就埋头吃,又加了一份干绍面,邵子就是臊子,油香饱满。
因为顾忌到有些客人吃得慢,店家会煮生硬一些,面不会过会儿就软了。如果对面条软硬又要求的可以先和店家提。
在乐山豆腐脑(lao)分两个派系,峨眉派和牛华派。牛华派药膳味比较浓,加粉丝。峨眉派则没有粉丝味道比较柔和。
🏠九九豆腐脑(乐山总店)
📍人民南路109号
💰人均:24元
九九豆腐脑,是牛华派,从店铺风格到口味都比较传统。
勾芡比较重,豆腐很少,香料很重压得其他香气没有出头的机会,甚至让人觉得很冲。
🏠小豆海棠(人民南路店)
📍人民南路109号
💰人均:28元
属于峨眉派,他们家比较创新,从环境到菜单设计都有新意,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变化出更适合现代吃货的口味。
蛋冲豆花豆腐比较香,香料的配比也更柔和,油条油香松软,薄脆和花生在豆花里的酥脆给人一种找到宝贝的惊喜感。
冰醉豆花,豆花非常嫩,进嘴不用你吞,就像坐滑滑梯一样滑进你的喉咙里。有豆香和米酿淡淡的香气。
碳水的快乐,乐山真的很懂。
连路边随意买到无名土豆饼都很有惊喜,将土豆擦丝之后煎,外面焦脆里面粉糯。
加了豇豆和萝卜丝,口感和味道很丰富有层次。
🏠嘉州九妹凤爪(乐山总店)
📍鼓楼街34号
💰人均:45元
他们家的鸡爪在乐山是出了名的好吃,
但是我更推荐的是怪味土豆,甜辣咸香甜,怪味很美味。炒料很舍得,带有焦香气,里面又很糯。
🏠海汇源老烧麦店
📍东大街120号
💰人均:19元
乐山的烧麦和江浙沪的糯米烧麦很不同。从皮到馅儿不能说毫无关系,只能说有99%的不同。
花边面皮包裹新鲜猪肉,不偷懒的是他们家为了面皮的口感更润口,需要蒸两次,擀面皮的时候留有花边,在吃的时候顶部有嚼劲。
一口咬下去,皮糯肉香,蘸上店家的独门调料,吃得想再来一两。
🏠雷四孃蛋烘糕(东大街店)
📍东大街43号
💰人均:11元
这是乐山人童年的味道,现烘的蛋糕底夹咸口的牛肉丝或者是甜口的奶油,现在还多了不同口味。
咸口味的我们点了三牛烘蛋糕(灯影牛肉丝/牛肉末/牛肉松)我真的很爱,底部甜香软,边上带着脆,吃起来松软而脆,满口肉香。
但是说到奶油就不行了,店家会很自信地说这是动物奶油。但是一定要有求证精神,吃起来根本不可能,入口很厚,没有纯动物奶油的清润,在我反复质疑下才承认是植物和动物奶油混合的。
🤔但不过在我的童年90年代,混合的奶油确实是我小时候喜欢的味道。
🏠牛华六妹麻辣烫
📍居竹街189号附近
💰人均:24元
浓重介绍乐山的麻辣烫,这家太好吃了,不是网红店,人不多,如果住在乐山我可以每天都来吃。
从食材到调味都是店家自己把控,还没进店就看到老板坐在门口剪香料、辣椒。问了嘴我能尝一下吗?店家愣了一下让我尝,吃进嘴里真销魂,大家还是吃煮好的吧。
他们的锅底是牛油和菜籽油相结合,鲜爽与香浓结合得完美,不油腻但能被浓郁的香气彻底征服。
但锅底好还不足以被推荐,他们食材是精挑细选,调味都是自己挑选,制作,汤底有不同的辣椒,气味复合。
猪天堂(猪上颚/天梯),很多地方的天梯又小又薄,他们家的食材选的很好,又厚又脆,吃起来夸呲夸呲,在嘴里弹到让人上头。
冒节子(打了结的猪小肠),咬进嘴里嘭一下爆汁,爆香气,相当好吃,肥润没有刻意保留的气味。
香辣牛肉,烫好后和绍子炒饭一起送入嘴巴非常销魂。
🏠小杨翘脚牛肉
📍苏稽簸箕街68、70号
💰人均:50元
跷脚牛肉儿的发源地在苏稽镇,当地人说苏稽(qi发“七”的音),我们选择了离市区十几公里外的苏稽镇吃。
和外界对川菜的理解不同,跷脚牛肉的汤底一点也不辣,是用几十种药材熬出来的。
他们家的水牛是每天凌晨屠宰,店家清晨就要去拿屠宰场拿牛到店里熬,肉嫩新鲜。
他们家的翘脚牛肉不是大锅型,而是不同的食材分装小碗。
点好的牛肉食材放进药膳高汤里走个过场,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店家对火候把握的简直老道。
有点像潮汕的牛肉火锅,不同在于一个是黄牛肉,一个是水牛肉,潮汕的汤底以萝卜清汤为主,翘脚牛肉则是几十种药材熬出来。
整体的风格温和滋补,肉又很鲜美,但是蘸上他们的蘸水的时候立马提醒你“你在四川”。
夹上一块牛肉蘸上蘸水放在米饭上,碳水和肉,特色蘸水,就像孙悟空有了金箍棒,法力无边。
骨髓软滑,用舌头轻轻顶就会断开。
胸口油脆弹,一头牛身上只有一斤多,很稀有。
老板强推的血旺超级嫩,舀起来分明能看到它在颤抖。
很刺激的食材——牛鞭,其实不可怕,口感脆糯糯的。撒上本地的小叶芹菜,味道更浓缩,能很好的压下牛肉的膻味。
🏠张老七红糖酥饼
📍苏稽镇簸箕街35号
💰人均:50元
翘脚牛肉儿的老板推荐了附近的一家老店红糖饼,皮用的是老面加贵州红糖,在乐山对调味有讲究的店家都是用的这款红糖。
看这个流心,好吃得心都随着这口红糖化开。
老板几十年的金刚手,做了几十年的功力都在这里了。
🏠徐凉糕
📍苏稽镇对河场街158号
💰人均:5元
附近还有一家很小但知名度很高的老店——徐凉糕。
环境全无,但很好吃,味道特别。
他们家的翻砂红糖有糖浆的味道,浓郁气息。翻砂红糖自己椿,凉糕很绵密,口感很神奇,像米糕+豆腐+果冻的口感,带着石灰的味道。
🏠临江后街鳝丝
📍临江街117号
💰人均:103元
乐山是三水(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)汇流处,鳝鱼多得能当饭吃。各地美食有一个共同点,若是食材丰富,就会卷出天际。临江的鳝丝正是如此。
鳝丝是水煮调味,浇上菜籽油,呲啦啦声,伴随不停跳跃的油粒,香气全然被释放出来。刺激你的鼻眼耳,最后把它吃进嘴里真是全然的满足。
可以免费加面,此处本应有照片,为什么没有呢?因为我劝你不要有。
鳝鱼很滑,里面还有猪油渣,口味的趣味性,油麦菜在其中加入了爽脆口感同时带来清新的香气。
现在依然保持着手工用牛骨给鳝鱼去骨。
免费送的炸鳝骨,用鸡蛋裹着鳝鱼骨头炸,非常香,像一个好吃的脆零食。
红烧鳝段,鳝段比鳝丝厚实,在口感上我更喜欢,多加了藤椒面和藤椒油,香气也更加的野性富足。
也因为肉厚,所以必须要加重调味,否则就不入味了。
不足的是如果不是自驾游,临江镇来时容易去时难,打车不方便,要坐公交车出来。非自驾的话建议在市区的乐山第一家临江鳝丝(茶坊路店)吃。这家是本地出租车司机推荐的。
乐山是四川一个很特别的存在,如果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乐山美食,她就像一个性格直爽又活泼可爱,古灵精怪又温柔甜美。
记得在求神拜佛之前先让自己吃得快乐似神仙。
这次肚量有限,没有吃成乐山烧烤,但是乐山烧烤有自己特有的风格,乐山烧烤下次一定。大家去的时候记得帮我吃一下。现在先谢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