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地方,比如厦门

出发厦门前,我发动了所有厦门的人脉,找了本地超会吃的一批人。‍

跟写其他城市攻略不同,厦门不需要我铺垫”厦门是个好地方快来玩啊”。

早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,每个国人首选旅行目的地中都有厦门。好天气、大海、洋气的骑楼建筑,让人充满好心情。

但厦门太火了,冒出很多网红店用来拍照而不是用来吃的,还排死长的队。

我的厦门朋友们看不下去,所以毫无保留交出私藏的美食。‍

外地人都不知道本地人吃得有那么好。

我一口一口……吃出工伤。

本文包含:本地人最爱逛海鲜市场可逛可吃(可食用海洋博物馆;自家打捞海鲜,没有中间商物美价廉的海鲜餐厅;厦门人从小吃到大,外地人一口惊艳的沙茶面;好喝到想为它定居厦门的闽南饮品;让人不舍入睡的烧酒配(厦门宵夜

在海滨城市休闲逛吃,生命就该“浪费”在这种地方。

来厦门不妨先从海鲜市场逛起,以小窥大。

了解最接地气的厦门是什么样的,听听本地人用闽南话交谈,看本地人一日三餐吃什么?最重要的是八市可以边逛边吃啊!

🏠八市海鲜市场

📍开禾路于厦禾路交叉口南侧

八市全名为厦门第八农贸市场,讲究尚青(鲜)的厦门人,都会来八市买海鲜,这里的海鲜品种之多,像是“海洋博物馆”。不同的是你可以花钱把“展品”的食物买走,从眼睛跳进嘴巴送进肚子。

如果遇到雨天,八市别有一种只属于闽南的特殊气味,潮湿、海风、咸腥,像极了早年的台湾黑道电影。这里有本地日常的烟火气,也有古早味,有着各种厦门当地特色小吃,还有很“艋胛”的闽南老板。

🏠友生风味小吃(营平农产品市场店)

📍开元路147号夏商营平农产品市场

💰31

来厦门不能错过的便是沙茶面,这家是子承父业半个世纪的老店。

面条用的是碱面,这种面条特别能吸汤,毕竟汤才是一碗沙茶面的灵魂,汤头浓郁,花生酱的香味直冲鼻腔,浸润唇齿。

肉丸皮做得软而薄,内里包裹着酱香浓郁的肉馅,一口下去,肉汁和酱香在嘴里绽放,味道层次丰富,和潮汕的脆口肉丸完全是两种风格。

海鲜有点太新鲜了😅新鲜到有时候你甚至能在碗里发现海蛎壳(老板在洗海蛎的时候得注意呐。

不过这家还不是我心中最好吃的厦门沙茶面,后面我会介绍我心中最喜欢的一家给你们。

🏠八市钟丽君满煎糕

📍开禾路30号

💰13

满煎糕像闽南大号版铜锣烧,哆啦A梦来了都要大呼老鼠进米缸。

满煎糕是以发酵的面糊倒在圆煎盘上,让面糊受热发胀,撒上炒好的芝麻或是花生馅儿,香、软、甜、糯,咬下去就像光脚踩进有坚果香气热乎乎的棉花糖里。

🏠阿吉仔(大元路店)

📍大元路37号(分店很多就近买如果不顺路不用拘泥于这一家

💰42

走出八市就遇到这家厦门老字号,属于来厦门或者厦门人去外地给朋友带礼物(不费脑筋)的首选。

凤梨酥不甜腻,咬下去是香酥的饼皮包裹着凤梨的果香和微酸的味道在嘴里散开。椰子饼是出了福建很少看到的小吃,椰子的香味浓郁,饼皮酥软,满嘴都是椰子的浓郁香甜,充满童年回忆。

🏠聪辉同安老美食饭店(大元路店)

📍大元路3-102

💰66

同安封肉,可以说是厦门版的“东坡肉”,香而不腻。五花肉先炒上糖色,再加入香菇干,用纱布包好,和大骨、海蛎干等鲜干货一起炖上一个小时,再焖上好几个小时。滋味集中又浓郁。

吃的时候解开纱布,肉块duang地一下掉出来,油光发亮,肉汁鲜香,吃起来油润可口,下饭的时候分不清我是林君君还是鲁智深。

要珍惜他们家,因为工序麻烦,现在做小份的店不多了。😢

酱油水杂鱼,厦门人喜欢本港海鲜,本港海鲜是本地渔船在厦门附近的海域捕来的渔获。

由于离海近所以食材够新鲜,只需要简单的烹调,不需要复杂的调味,酱油水是厦门人最亲切的味道,也是厦门妈妈的味道。

新鲜的海鱼肉质细腻,鱼鳍立起来是无需用言语来证明的新鲜。

香菜拌猪腰,猪腰买回来泡后处理,几乎没有腥气。切花刀,炒上香菜,点一点花椒油,香油,点上辣椒油(不辣的🤭

切的厚度恰到好处,花刀的口感吃口脆嫩,即不会太厚影响咀嚼又不会太薄缺少口感,香气澎湃。

桂花炒,用的是实心花菜,相较于散花菜口感更紧实细腻。花菜切碎后和鸡蛋、香菇干、笋、荷兰豆、胡萝卜、虾仁,目鱼干,五花肉同炒,炒出鲜香和丰富的口感。

这道菜又叫五素三荤,纯手工的辛苦菜,为了给我们做出美食,付出太多辛苦了,感谢在厨房工作的人。

🏠1980烧肉粽·四十三年老厦门味道

📍分店多,就近选择

💰21

燕皮扁食是厦门版肉燕的叫法,可以理解成燕皮包裹扁食的馅儿,皮是猪肉打出来的,有弹性,咬下去燕皮对齿间微微抵抗,馅儿很好吃,松软蓬松有空气感。

烧肉粽,有花生酱的香浓,板栗的甜糯,咸蛋黄的咸香,虾米的鲜香,还有经过慢火炖煮的五花肉和香菇,每一种食材都在这里释放它的风味,相互交织。

🏠乌糖沙茶面(民族路店)

📍民族路76号

💰45

🏆这就是上面说我在厦门最喜欢的一家沙茶面,汤头好,面条也非常好吃,光是面条的口感就已经赢了,面条是店家四十年来一直定制的。

面条在唇齿间舞动,Q弹有力,滑溜溜地穿过舌尖,留下一让人幸福又活泼的满足。

汤头才是这一碗的重点,颜色红且橙,是令人食指大动的开胃色,光是看着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。汤一般是由虾皮、鱼干、花生酱等食材熬制而成,有海鲜的鲜甜,又带花生的坚果香。

先喝一口汤,香浓微辣,再把食材浸泡其中,让每一样食材都沐浴在沙茶汤的怀抱中,是一种近朱者赤的快乐。

煎蛋吸收了汤汁的精华,还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口感。煎至金黄的蛋皮,微微的焦脆与内里的柔软形成对比,咬下去汁水和脂油一起往嘴里迸,太好吃咯。

猪脚很入味,看起来很笨重的食物却有着柔软的身体,带着一点点恰到好处的嚼劲,不是那种烂烂的,而是恰到好处的软烂中带着一点调皮的弹性。

🏠老思西沙茶烤肉店

📍局口街132号(南中广场对面)

💰34

他家的沙茶酱是用海鲜熬出来的,味道很鲜美。用新鲜的肉串现串现烤,烤到外皮焦脆,里面还很嫩。

再裹上一层沙茶酱,香浓焦香,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,是厦门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。

烤土司烤是烤了,但不够酥脆,偏软。

吐司的味道比较普通,搭配上浓郁的沙茶酱,味道也比较分离。

局口街路口看到一个小摊子在卖春饼,是闽人的童年回忆。

它是闽地特色小吃,一张张薄如蝉翼带着韧劲的饼皮,包裹着丰富的馅料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春天的清新。

包菜、豆干、海蛎、肉丝、芹菜、蒜苗,荷兰豆,碰撞出层次丰富的滋味。再淋上一勺甜辣酱、花生酥糖、海苔让整个春饼的味道层次丰富起来。

店不特别推荐了,春饼只要馅料好,就很好吃。我们小时候一般是都是自己买了菜和饼回家自己做,边包边吃。

🏠高阿二酸笋泡面(思明北路店)

📍曾姑娘巷24号

💰25

店不好找,边上还有很多相似的店混淆视听,它藏在一个巷子里。

酸笋面,类似螺蛳粉但没那么重口味,而是轻灵的酸味,很开胃,有很丰富下面的配料。

如果你是那种对蒜蓉酱情有独钟的人,那这里还有一勺特制的蒜蓉酱等着你。加一勺进去,整碗面都升华了,蒜蓉的香味和酸笋的酸味交织在一起,嗦得不停。

罗汉肉的肉质鲜嫩吸汤汁,海蛎新鲜。粗面,口感扎实有嚼劲,有一种独特的韧劲。

🏠阿玲面线糊(溪岸路店)

📍溪岸路63号之1

💰24

厦门的面线糊不同于泉州面线的细如发丝,厦门的面线稍粗,也因此多一分口感。汤头比泉州的更为浓稠,在空腹的早晨轻轻啜一口,落肚满是温暖和满足。撒上些许胡椒粉,微微的辛辣唤醒味蕾。

泡上油条这一碗才是真正的熨帖了,海鲜非常新鲜,不得不感谢自己来到了海边城市,吃到这么好吃的海鲜是我应得的(开玩笑,谢谢厦门!

在这样的本地早晨店你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,和我拼桌的是带孩子上补习班的家长,把大女儿送进学校后和老公小女儿一起来这里吃早晨,逛逛花市等女儿下课。不过,得给大家排个雷💣,旁边有一家花生汤,可能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。它偏油,而且没有厦门花生汤那种醇厚香浓的精髓。花生汤的花生应该是软糯而不失形,汤水应该是香浓而不腻口,这家的花生汤,可能还需要再下点功夫。

🏠思北花生汤

📍鹭江街道思明北路64号(近大同路)

💰14

花生汤属于闽南地区的一汪柔情。他们家的花生颗颗饱满,再经过慢火熬制,直至它们变得绵软,释放出花生最本质的香味,还有这花生的颗粒感。

汤色呈现出淡淡的奶白色,表面浮着一层细腻的泡沫,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花生的细腻和汤水的柔滑,甜香不腻。

炸虾饼既油且软很不推荐。😅

🏠BASAO tea(白鹭洲公园店)

📍白鹭洲东路61号(6号楼)

💰65

在福建喝茶大概是一种正确且必须的事,当你吃饱喝足,想清清肠,或是放松一下身心灵,那就找一家环境宜人,茶品好的去处。

我非常推荐来白鹭洲的这家BASAO,坐下来眼前是一片绿意的湖光山色,听到鸟儿在歌唱,看来它和我一样心情都很好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不自觉地松弛下来,面对碧绿的湖水可以暂时放下被生活追赶的忙碌,享受一段悠闲的下午茶时光。

他们家的茶种类繁多,不仅有闽地的茶,还有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茶叶,属于新人了解茶的好入口。

他们家的风格并不old school,主打年轻人市场。大家总把喝茶想得很深奥难懂,其实无论是喝茶喝咖啡都是品味风味,感受不同的风土、不同的品种、不同的烘焙方式下造就出不同的美妙滋味。

我把岩茶的浓和厚重比为中深烘的咖啡,大家可能比较好理解。他们家用它做的岩茶拿铁我觉得很妙。加奶以拿铁的方式呈现,适合想了解茶但喝茶还不够深入的人。

这里的茶不仅能喝,还能吃。大红袍石花膏奶冻,奶冻的细腻与大红袍的醇厚相得益彰,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茶香与奶香的完美融合。

运气好的话,还能遇到店家实验性质的泡茶,请店内客人喝茶。他们会一边为你斟茶,一边讲述每一款茶背后的故事,与不同茶的对比。在这样的氛围中,喝茶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,还是一种文化的体验,喝完知识又增加了。

🏠黑市街川伯四果汤

📍仙岳路屿后北里375号之二

💰12

这家的四果汤的汤头秘方是从89年延续至今,汤底是用十几种食材精心熬制而成,岁月流转,但这味道却始终如一,也许曾经一起喝四果汤的人离开了,但这一口味道一直还在,味觉记忆长存。

如果你想一口气吃很多食材,那就来一个芒果烧,如果你想体验最纯的古早味就点一个平和川伯四果汤就好了。

芒果烧,别被“烧”这个字迷惑了,这其实是一碗冰冰凉凉、清甜爽口的夏日甜品。尽管名字里带着“烧”,但它却是厦门人夏日里的一抹清凉,是这个片区厦门人从小到大的夏日记忆。

芒果烧里头的食材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。芒果的鲜甜,阿达子的Q弹,桃胶的滑润,红豆的绵软,皂角的清香,还有切块的石花的爽脆,嘴巴忙得吃不过来。

🏠石花杨桃清(国贸广场店)

📍禾祥西路879号

💰20

这是我在厦门发现的厦门之光,爱到想为它定居厦门。或者想问老板能不能开来上海。我肯定多多支持。

这家店的秘诀在于它的用料——腌制的酸梅和杨桃,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酸甜的口味,还有一种时间沉淀后的风味。

石花膏的加入,让这碗美味在口感上更上一层楼,它的口感爽滑,带着腌制水果沉淀后的风味一起吸入口腔,滋味和口感都让大脑兴奋地跳动。像是把闽南的时光腌进了水果,喝的是闽南的风土。

🏠李菊英烧豆花

📍分店很多

💰20

别人家的豆花是豆花,他们家的黑糖烧豆花因为用料丰富,我愿称之为豆花甜品大满贯。

豆花上铺满了各种配料,有Q弹的芋圆、绵软的红豆、香脆的花生,薏米。

豆花的口感很丰富,多层次的风味,让人一勺接一勺,完全不想停下手中的勺子。

黑糖豆酪则是这家店的另一款招牌甜品,它有豆奶粉的香甜,口感嫩滑,轻轻一抿,就能感受到它的细腻。红糖的加入,为豆酪增添了一丝温暖的甜意。

🏠洪溪社·现烹小馆(禾祥西路店)

📍禾祥西路267号-17号

💰87

这家店的概念很好,讲究一个现炒的锅气和吃到嘴里的热气,它的每个座位都巧妙地与厨房窗口相连,透过透明的玻璃窗,你可以直接观看到厨师们忙碌的身影,还有突然火光四射的热闹场面。

这里的厨房设计有巧思,虽然窗口对着食客,但是油烟却被巧妙地隔离,油烟机会把油烟全部吸走。

每一道菜炒制好到食客桌上的时间不超过18秒,这样的速度保证了食物的新鲜和热度,当食客欣赏了厨师准备美食的表演之后食欲达到顶峰,食欲在18秒就能被满足,把热乎乎的美食放进嘴里的瞬间,能感受到食物最本真的美味。

芋枣是这里的特色小吃,外皮酥脆,内里香糯,夹杂着葱叶和虾仁干,每一口都是满满香气和多巴胺。

头水紫菜炸海蛎,头水紫菜的鲜脆和海蛎的鲜嫩,鲜上加鲜,搭配上马蹄和花菜,不仅味道好,口感也很满足。

乡宴豆豉蒸乌耳鳗,这道菜的豆豉微辣,鳗鱼肉质弹牙,可以想象得出,这些鳗鱼在生前一定是健身爱好者,才会有这样扎实的口感。

老同安肚纱卷,它的口感让我想起了裹粉的五香卷,但我更偏爱肚纱卷,它的外皮炸得松而酥,内里则是满满的惊喜。

我很期待的大红袍溏心茶叶蛋就一般般了,茶味寥寥,淡淡的蛋蛋。不推荐。

🏠临家闽南菜(思北店)

📍鹭江街道厦禾路269号源昌国际城1楼(眼科医院斜对面)

💰124

这一家是在福建有名的闽南菜餐厅,我还在福建的时候就很喜欢吃他们家。他们家的舌尖小锅萝卜饭,打开就是闽南的气息破门而来,每一口都是料足味美。

海鲜的鲜美,虾干的咸香,泰国香米的干爽,这三者的结合,简直是绝配。米饭香而不油,每一颗米粒都吸饱了海鲜的精华,吃起来既有米的香,又有海鲜的鲜。

香菇和猪肉经过炸炒,香气四溢,还有糯粉的小块芋头,软糯绵密,是闽南萝卜饭中的点睛之笔。

脆皮头水紫菜豆排,看似简单,却有着不凡的味道。豆饼的香脆,紫菜的鲜美,两者搭配在一起,简单却让人回味无穷。

闽南小吃拼盘集合了四种闽南的经典特色小吃,醋肉扎得酥香,五香卷外脆内里馅料丰富有滋有味。

姜母鸭,记忆里它是有麦芽的焦香甜口,这次来没有这一口味道,虽然有种泯然众人矣的遗憾。但它还是挺好吃的,只是不够当年的惊艳。姜母鸭的肉质鲜嫩,姜的辛辣恰到好处,既能去腥又能提鲜。

沉醉厦门的夜

在温暖的海滨城市显然不能早睡,怎么也得吃了宵夜再入睡,否则你很可能会做饿梦。

在厦门有一种宵夜叫烧酒配,在闽南语中是“下酒菜”的译音。

🏠林夕烧酒档

📍汇文路58号121号

💰115

当很多人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,厦门这家店正在欢腾,这里是许多本地年轻的美食探索者的夜晚游乐场。

和其他海鲜档不同的是,他们家更对年轻人和重口味人群的胃口,一种致命的诱惑香辣。

比如香辣竹蛏,蛏子肉质扎实又带着脆嫩,搭配上泡椒、辣椒、葱姜蒜的调味,甜中带辣,辣中带甜,味觉和口感都有着丰富的层次。

芥香鱼肚,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对芥末的巧妙运用。芥末的香气与鱼肚的脆爽相结合,不仅去除了腥味,还增添了一抹清新。鱼肚好脆口,调味很好,吃得好满足。

搭配上捞芥末汁、麻油和蒜香,再撒上些许香菜,简直让人停不下来。

招牌田鸡,肉质细腻口感丰富,鲜香麻辣,特别下酒。花椒与青椒的结合,带来了一种特别的香辣味,辣而不燥,香而不腻,特别下酒。一口酒配一口菜,酣畅淋漓。

当食物落肚,走在和煦的厦门街头,感受厦门人的夜生活。

🏠厦门料理烧酒配(小学路店)

📍小学路19-2号(银行中心后面)

💰130

在厦门的夜色中,如果一顿宵夜还未能填满你对厦门宵夜的憧憬,那我带你再去探索另一家厦门偏古早味的宵夜档。他们家口味相对偏甜,生意很好,还有几家分店了。

巴浪鱼是这里人人必点的招牌菜,数十年来味道始终如一,每一寸鱼肉都腌入味,配方是老板不愿意说的秘密,但能尝出豆豉的鲜香、甜辣酱的微辣和油炸的酥脆,难怪隔壁东北大哥说特地来厦门吃的就是它。

浸汁旺螺,这是一道让嘴巴无法平静的下酒菜。花螺的肉质紧实而有弹性,黑糖的加入更是点睛之笔,为这道菜增添了一种浓郁沉稳又甜蜜的风味。

土笋冻,闽南的“黑暗料理”。其实是行走的鲜味,别怕它“丑”,请闭上眼睛欣赏它的美。它Q弹像果冻,口感冰凉,给吃得忙碌热乎的口腔极速降温。温度下降的同时十分上头,搭配上蒜头酱,风味更是突出。

卤味豆腐拼套肠,豆腐的嫩滑与套肠的嚼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卤水的香气深深渗透其中,每一口都十分入味。

豆腐的温润与套肠的韧性在口中交织,伴随着卤水的浓郁和回甘,你也会油然而生一股钦佩,为什么连这么朴素的食材都能做得这么好吃?

沙坡尾,渔业时代的光辉如今的网红街区

🏠百万万BRAVO(厦大沙坡尾店)

📍大学路129-103号(正对三味酥屋+海蛎煎店右边巷子进入)

💰71

夏威夷牛肉堡应该没人不爱吧?牛肉饼鲜嫩多汁,搭配上甜而多汁的菠萝片,咬下去菠萝和牛肉双重爆汁,每一口都是原始欲望和清新的碰撞。

培根烤得恰到好处,带一丝焦脆,增加了整体的风味。

薯角的外皮烤得焦脆,内里粉糯,质地细腻香甜。

流心炸鸡棒,炸鸡棒外皮金黄酥脆,内里却是惊喜连连——流心的芥末酱,微微的辣味刺激着味蕾,让人吃了还想再吃,很让人“上头”。

芭乐柠檬茶,清新爽口,蒟蒻的加入增添了几分嚼劲,口腔得到一丝凉意,搭配着吃完打一口幸福的饱嗝,整个人都松弛了。

🏠凉房(大学路店)

📍大学路62号

💰61

它是当地网红店野草莓的兄弟店。如果你曾被野草莓的长队吓退,那么这里是很好的选择,你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同样美味的甜品,而不必等待太久,最重要的是不要抢位置,实在是有一种不体面的感觉,这里我仅代表我自己建议店家对来消费的客人好一点🥹。

芋泥宝石是这里的招牌,口感和味道超过了很多甜品店都水平,让我理解为什么这家店经久不衰。

绵软的芋泥与咸蛋黄的沙质感相得益彰,每一口都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。蛋糕胚体扎实而有弹性,不会过于甜腻,这种恰到好处的甜度,让人忍不住一小块接一小块地品尝。真的很好吃,但也请老板把服务提上去吧。

🏠阿东渔家(沙坡尾店)

📍大学路中埔头2号之2

💰114

这是一家不起眼藏在角落的店,性价比很高。原因是他们家自己有渔船,海鲜是第一手的价格,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价格真的好香。虽然他们的渔获在市场也有卖,但是好货肯定先放在自己的餐厅,所以又好吃又便宜。

香辣蟹是店家的得意之作,整只螃蟹先油炸一遍,再放入炒姜丝和辣椒,加入水煮,加入孜然,香油,糖,盐巴,味精,十三香。

收汁后,滋味又鲜又香,肉质又细腻又嫩滑。丝丁鱼比豆腐还嫩,嫩得心肝儿都跟着颤抖了。

个头很大,很难得在这样人均的餐厅吃到这么大只丝丁鱼。有自己渔船的餐厅都是海鲜菩萨。

虽然叫小管,但他家的很大,我私自叫它“中管”了,做法是干煸,烧得焦脆,由于放了糖,底部有焦糖的梅拉德反应,一面焦香脆,而另一面又很嫩很鲜。就像厦门有两面,一面是大海的粗粝,一面是文艺的柔和。

它没有把中间的墨囊去除,吃的是一个地道的原汁原味。而且很好玩,能吃得满嘴黑,笑起来像“白云,黑土”。甚至还可以吃完吐黑水,可以演一波《周处除三害》,“噗~你身上有不干净的东西。”😝

🏠原烧柠檬爱玉士林大香肠

📍大学路152号

💰23

在厦门吃到台湾玉林夜市的香肠,距离上的平替。配方是从台湾玉林夜市过来的,肉感十足,配大蒜很好吃。

🏠厦门园林植物园

📍万石山风景区虎园路25号

💰30

吃饱了去散散步,除了大家说到厦门必去的沙滩和鼓浪屿、厦门大学、中山路之外还可以去厦门的植物园看看,这里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,以其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。

你可以选择步行逛植物园,也可以选择坐缆车。这里有雨林世界、多肉植物区、花卉园、棕榈园。

个人最喜欢的是有丁达尔效应的雨林世界,多肉植物区。让人一会在雨林穿梭,一会在沙漠探索。

雨林世界,在阳光和水雾的加持下仿若仙境。多肉植物区是全中国最大的仙人掌种植区,超过500多种的巨型仙人掌生长在此,比墨西哥还壮观大开眼界。

如果不想太费脚力,园区在每个站都设立了公交站,可以乘车游玩,更懒的可以坐缆车,可以俯瞰整个厦门。

厦门与泉州、漳州一同沐浴在闽南文化的温暖阳光下。

然而,厦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,却独享了一份得天独厚的成长机遇。

20世纪70年代末,厦门与深圳、珠海、汕头成为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,得到了先人一步的发展机会,使得厦门成为一座即有闽南的粗粝与质朴,又有精致与洋气。

“春节假期厦门接待游客621.6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78.38亿元:接待省外海外游客数均居全省第一”;“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,位居全国前三”(数据分别来自:厦视新闻,中国旅游研究院受文旅部委托开展2023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报告)

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服务细节通通拿捏,不仅满足新客的期待,还把新客转化成回头客。

如今的厦门还是当年的厦门,

浪漫、文艺、慢节奏、温暖和煦,阳光沙滩。

一如少年依然还是那个少年,多了一份温暖和稳健,信步向前。

相关推荐